close
寒夜

書名:〈寒夜三部曲〉


出版社:遠景出版社(1981年)


作者:



李喬,民國二十三年出生在苗栗大湖,一個多山貧瘠的小山村。本名李能祺。他的父親曾參加反日活動,並因而入獄多年。因父連累家小,李喬童年過著窮絕悲苦的山居生活。影響他日後心靈、人格的結構,同時也影響寫作方向與思想。

他的文學生涯從六十年代開始。


民國五十一年十月發表的短篇小說「阿妹伯」是他的處女作。


民國五十二年以短篇小說「苦水坑」榮獲「自由談」徵文首獎。從此信心倍增,更加熱中、專注於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中短篇「飄然曠野」、「戀歌」、「晚晴」、「人的極限」,長篇「山國戀」、「痛苦的符號」等。


民國六十九年出版「寒夜三部曲」,李喬的文學生涯登上高峰。


這是由「寒夜」、「荒村」、「孤燈」三大長篇組合成的大河式小說。


 


新竹師範學校畢業,任教中小學、苗栗農工等校長達二十八年。


民國七十二年退休專事寫作與評論。


曾任《台灣文藝》主編,台灣筆會會長,現任客家文化委員會委員。


曾獲台灣文學獎、吳三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特別獎。著作類型有小說、新詩、論述等。


 


《寒夜三部曲》這套小說,可以說是他平生最重要的一部書。李喬說:「這是寫得最艱苦的一部,也是最多疑案的一部。」


全書以日本佔據臺灣前後五十年的歷史為背景,以彭、劉兩大家族三代人的悲苦生活以及反日抗爭為主線。小說裡利用大量的歷史事件,穿插、創設,使整部小說有著小說與歷史的雙重趣味。


 


內容:


  《寒夜》三十五萬字,寫於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九年。故事時間是一八九年至一八九七年,地點是台灣中部山區。


  《寒夜》寫的是土地的故事。


  那年冬天一個有風的早晨,「隘寮腳」(公館)楊善慶的長工彭阿強,因主家二十多甲水田在年之四月給水災奪為河床--為了活命,攜帶一家七男五女十二口,加上持火器護送的隘勇劉阿漢等二人,由石圍牆向大湖庄出發。


  目的地是大湖庄東邊山區,與原住民接界的「蕃仔林」,他們要在那裡開山拓土、安頓家小。這裡隨時有原住民「出草」馘首的危險,但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挺身面對。


  彭家長子人傑是傳統農夫,已有妻與子二人。次子人華聰明不能吃苦,妻芹妹已有孕。生子後離家出走一段日子。三子人興是憨厚粗壯的純情男子,後被山村許石輝屘女阿枝仔招贅為婿。四子人秀稚弱多病,在與童養媳燈妹成婚前夕急症而亡。彭家為了勞力之需招劉阿漢為婿。女兒尾妹美麗而智障,曾與「長山人」,邱梅同居,無後。


  一切痛苦來自生命,而生命離不開土地;台灣人土地的拓殖與獲得至為艱辛,所以台灣各族?的生命痛苦更甚。(一)漢人不斷往山區進迫,原住民為衛土而戰,(二)漢人冒生命開拓的土地,卻因「墾戶制度」,不斷被憑特權取得所有權者所奪,於是形成「現耕作人」、「佃戶」、「地主」三階級的不合理剝削制度。(三)日人據台,以清理官有地,「無斷墾地」為名,大量豪奪民地……


  蕃仔林的居民就在這些層層不義之網下艱辛求生,繁衍子孫。


  劉阿漢早年失怙,生母改嫁,由祖母扶養長大,是一個心腸深沈而意志堅強的人。燈妹三為養女,不識生身父母,是一位孤苦人,但是「生活」鍛鍊下,終而成就為賢妻良母,蕃仔林一方生民的精神領袖,且為大地之母之象徵--貫穿寒夜三書而為女主人。


  彭家經開山整田之苦,蕃仔林人經土地被奪之難,大湖人經「出草」的洗禮。終而一八九五年「東洋蕃」入侵,於南湖「馬拉邦」山上,演出原住民、漢移民合力抵抗外來入侵者的悲壯聖戰。


  阿漢之母死於日軍在銅鑼屠村之夜。


  日人據台後,依然保護地主的不義掠奪。彭家多年血汗拓殖將毀棄於一旦。全村人一再懇求合理解決,地主葉某仗恃財力勢力,分寸不讓。蕃仔林人忍無可忍終而走上武力抗暴之途。


  彭阿強在憤怒與飢餓中,恍惚裡「誤認」眼前葉姓地主為「大蕃薯」,竟在狂亂之下一口咬在葉某頸項上。結果把敵人咬殺。阿強事後,「自然地」死於「吊頸樹」下。開山失敗者,許多人在此結束其生命。


  寒夜漫漫,一個苦難時代結束,另一苦難時代開始……


  《荒村》三十七萬字,寫於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一年,故事時間是 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七日 ,「始政紀念日」於苗栗城隍廟前文化演講會起,至一九二九年夏,劉阿漢出獄不久死亡為止。主要地點包括:大湖郡、苗栗郡、新竹街、中壢郡、鳳山、二林等地。


  《荒村》寫的是台灣人民抵抗不義強權的故事。


  本書首先以回顧方式,交代「寒夜」之後--一八九八年至一九二五年間,台灣島內種種政經大事紀,以及彭阿強後裔,劉阿漢夫妻的生養奮鬥事況。


  劉阿漢生養五子二女(其餘不育夭亡)。長次子明青、明成是鄉下農夫性格,是劉家開山造林主力。三子明鼎高等科畢業,是山村唯一智識分子。


  阿漢因身世與經歷,早已種下反日因子,一九二一年文化協會成立,提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訴求。一九二五年農民組合成立,台灣廣大農民經啟蒙而覺醒,遂匯成反抗殖民的偉大戰鬥。劉家父子二人一步步涉入;阿漢是純粹「為生活而反抗」,明鼎則提升為階段與民族意識的鬥爭了。明鼎在本書之末,成為大湖農組支部長入獄。(後死於酷刑,如同其父。)


  此段「文鬥」時期,主要的抗爭是:(一)為安頓退休日本官僚,以「公地下拂」之名,佔奪民地,引起「小作人」的抗爭。(二)強奪民地,強制種蔗,官價收購民蔗等,引起全島稻農蔗農的全面反抗。(三)拓殖會社,製糖會社的特權強奪民地、民財、勞力。


  主要的抗爭事件有:大湖小作人事件,苗栗事件,中壢事件二次,二林蔗農事件,鳳山小作人與蔗農事件等。劉阿漢涉及中壢事件被捕,明鼎參加二林事件之運作被捕……


  明鼎的思想深受先覺者--農村幹部郭秋揚(歷史上的郭常)影響,郭女芳枝以志業相同,暗托終身予明鼎,明鼎自知處境不敢消受……


  一場場一幕幕艱苦、孤單,悲壯的農民抗爭在全島各地展開;劉家在母親燈妹支撐下,在窮絕山村逐漸安居穩定下來。阿漢有其不得不的心志情結;燈妹有伊人妻人母的堅持與苦況,其中辛辣酸苦與苦難中的愛情,親情是「荒村」陽剛壯烈底下,柔軟的暗流……


  阿漢被捕後,不屈,不肯牽連他人,受苦刑內傷,日警在釋放前「補」上一針,回來一週後毒傷齊發而亡。


  阿漢死不瞑目,遺憾不釋;尤其念念不忘慚對燈妹。燈妹唯頻呼「你不要走」而已。


  荒村寂寂,寂寂荒村。這是當時台灣整體的象徵。一個苦難的生命結束了,還有無數個生命繼續他苦難的行程……。這就是台灣歷史的一程景觀。


  《孤燈》三十六萬字,寫於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故事時間是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數月之間。故事地點包括;大湖區、蕃仔林山村,菲律賓呂宋島。


   《孤燈》寫的是回歸故鄉與大地合一的故事。


  故事分兩線進行,一在台灣島內,一在南洋。


  一九四三、四四年間,太平洋戰爭進入日本總崩潰階段,作為「失進基地」的台灣,人民陷入空前的劫難:(一)約八萬名青年,以軍伕、青軍挺進隊、志願兵等名目被送上南洋、中國大陸等戰場。(二)島內在物資極端匱乏而嚴酷管制下,加上空襲頻頻,百姓已瀕死亡邊緣。


  劉家四子明森,天資軟鈍,在青年訓練中被折磨成半精神崩潰狀態。屘子明基以技術人員被迫「志願」赴戰南洋。另一同行南洋的是彭家人傑長孫:彭永輝。永輝已婚、生一女;與阿貞愛深情密。


  燈妹歷經夫死子亡,年入老境而生命意志已然提升為智慧燈塔;尤其參佛之後,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伊漸及勘透之境。蕃仔林的老弱、稚小就在伊領導下接受生命史上最嚴酷的試煉。那生存極境的種種慘絕景象便一一展開。夫與子「回鄉」的是骨灰;婦人瘋了,智障與癩狗爭奪病死豬肉,蕃仔林的子民羅掘俱絕,開始吃食野生植物。另一方面,又得對抗日政府苛吏的刁難征奪。


  燈妹的神態,佛誦成為山村唯一安定力量。


  赴戰南洋方面,明基與永輝躲過船難、空襲。


  聯軍已經登陸呂宋島,在無止境的逃亡長途上,永輝終於喪命強大火網之下……


  明基在戰爭末期,遇到來自故鄉的少年兵--秀志,秀志將被當作「人身炸彈」。秀志告訴他:情人阿華的種種悲運,以及伊來南洋的傳說。


  明基在漫漫逃亡之旅中,(一)看盡人性的各面貌,(二)看透「切腹」的荒謬而解脫精神面的魔咒,(三)看出台灣人性格上的缺失,(四)意志力的鍛鍊,(五)親情招呼的深入感受,(六)萌生故鄉大地之戀的超人意志……


  明基想起古老鱒魚忍死回歸生命創生地的傳說,恍然間領悟自已是一尾台灣的「高山鱒」,非回台灣不可。至此,「意志」凝而為有形可觸的存在,於是他走過死亡之谷,脫出遊擊隊槍口火網--往「北方--故鄉台灣」直奔。


  母親的體香突然湧來,他驚覺慈母已逝。他崩潰了,但他已完全了悟,「母親」即是故鄉大地,故鄉大地不死,母親亦不死。於是他又站起來,朝北方「有光的正確位置」緩緩地,卻是絕對堅定地走去……


  半昏迷中,他瞥見槍口,他聽到槍聲。他倒下。但他被扶起來:他被救了……


資料參考


http://literature.ihakka.net/hakka/author/li_qiao/li_composition/li_onlin/full_length%20novel/full_0.htm


公共電視網站


 


 


Sophie say:


很喜歡文學作品


因為在那可以重新體驗人生


活過


哭過


笑過


的生命點滴


寒夜是我比較陌生的台灣文學作品


故鄉的人情和土地


歷史的悲痛和苦難


在台灣這島上


述說的故事有


戰爭


殖民


貧苦


他們離我們很遠嗎?


文學作品


政治事件


這些都是我們認同這片土地的內涵嗎?


個體的認同因素會不會比集體認同更複雜呢?


認同是為了區別他人與我嗎?


或是顯示自己的主體位置


或是在社會上與他人溝通的方式


這個論題


我還在思索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