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A:

你問我研究者是如何的一個人?

這個大問題讓我想起自己做研究時常常思考反省自己是持如何的立場來做研究? 

 

質性研究者是修補者(bricoleur)

 

Denzin & Lincoln (2005)書中談到研究者是修補者(bricoleur:

 

詮釋的修補者了解到研究的過程相互作用的,受到個人歷史、傳記、性別、社會階層、種族、地位、以及人們所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批判性的修補者強調各學科間探究的辯證與解釋的本質,以了解到事先從傳統學科分離出來的界線。政治的修補者了解到科學即權力,所有研究者都發現政治的言外之意,沒有價值中立的科學。研究者追求公民社會的科學乃立基於政治的希望。敘事性的修補者瞭解到,研究者是在敘說其所研究的世界之故事。因此,敘事或故事,科學家區辨其為在特定說故事傳統中的表達與構想,有別於典範(如:實證主義、後實證主義、建構主義)

 

人們不可避免受限於自己的性別、年齡、種族、階級、學識背景、意識型態等的影響,以及對知識的不同信念,因此必得在所有可能的條件下進行研究,所謂質性研究者如修補者或拼湊者,就是運用其本身對於美學或材料的手藝,不論是手邊的策略、方法或經驗材料,修補他人的生活故事或傳記,將不完整的片段剪輯成一部有意義的故事。我自認是一位詮釋/批判/敘事的修補者,這樣的立場讓我對許多事存而不論,有追尋到底的動力以及尋訪各種聲音故事的浪漫情懷。至於政治的修補者,我想自己離那個目標似乎還很遙遠吧!

 

再談!

 

 Sophi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