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ierre Bourdieu (布爾迪厄或譯布迪厄、布迪爾)與Le capital culturel(文化資本)

王慧玉

 

法國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布爾迪厄或譯布迪厄、布迪爾) (1930-2002)最著名的理論「文化資本」(le capital culturel)中所提及的概念。「秀異」(distinction)或譯為「差異」,乃是指:在資產階級的文化世界裡,就是以否定下層階級實用性、功能取向的品味和生活風格,來區別自己。通俗品味所強調的是文化財的實用功能,高級的品味則重視它們的形式,普通品味採用的是「量」的觀點,而秀異的品味則喜歡以「質」作為評斷事物的依據,大眾品味重視的是消費物品的「質料」,而資產階級文化要求的是「儀式」,即消費的方法和儀態。這種「奢侈品味」和「自由品味」或「必需品味」,都顯示出象徵鬥爭的意涵。即為了自身特定的秀異文化目標,運用所擁有的經濟和文化財貨、教育資本,展現各自特有的日常生活實際行為(邱天助,2002148)。

生活風格也是一種慣習,隱含著行動者偏好的價值觀,也代表著一種文化資本,可以運用來顯示其「秀異」。Bourdieu指出,所謂秀異就是指差異,是某種特別凸出的特質,它是從關係網絡中的位置來做區辨的,也就是只有與其他特質相比時,才能顯示出來(張錦華,2001)。例如:在法國社會,會喝啤酒與會喝紅酒的人,隸屬於不同的社會階層。他們看待對方的方式也不同。在社會階層的每個位置上,都有一個特定的文化:菁英文化、中等文化、大眾文化,這三種文化是以秀異、奢望及匱乏為特色。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證明了象徵鬥爭在階級鬥爭裡的重要性。灌輸意義的同時也要使人忘記其任意性,這正是他想指出暴力及象徵宰制的邏輯所在。

Bourdieu在法國1960年代,受委託替國家做一項專案,研究教育所具備的資本內涵,他的Team在好幾年的追蹤深入去調查並訪談個案,去區別符號、文化、教育等形成的社會框架和權力關係,他的作品後來成為文化社會學的翹楚,理論的發展內涵包含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象徵資本。他認為人在社會空間處於一個位置時,會因社會網絡讓人產生多層的意義,而社會上會因人所受的教育、一個品味、一個舉動、喝的酒等等產生不同的文化區隔,這種社會普遍存在的意見和權力角力會不自覺的將這個人歸屬於某種社會階層,進而讓大多數人遵從它。教育,也是形成社會流動的因素之一,最有趣的是他認為早期教育所形成的習癖、文化資本,是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社會後所形成的文化資本,如可以彈奏樂器、聽古典音樂、吃高級法國料理、穿著品味、標準的口音、有空閑時間等等,甚至高學歷水平,這種階級分別的文化,會更加區別你是屬於哪種社會階級,這樣的文化經過不斷的被人類生產再製,便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文化再製的現象。


參考文獻:

Bourdieu, P.1997)。藝術品味與文化資產(Outline of a Theory of Art Perception),引自《文化與社會》一書(林明澤譯)。台北:立緒文化,頁259-275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張錦華(2001)。從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質性研究的發展,引自《傳播文化》,第9期,頁61-106

 

這篇文章是我許久前寫的一篇學術散文,對於研究過程中啃食不少原著的辛苦感覺特別有味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e 的頭像
    Sophie

    王慧玉Sophie Wang博士/老師的部落格

    Soph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