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紀登斯的「現代性與自我認同」談自我認同

 

 

英國學者紀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的著作「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1991)中提出「自我認同」(selfidentity)意義的延伸和分析。書中對於自我認同有深入的剖析。首先,自我認同是個體的反思過程,其中有存在焦慮;第二:自我歷程是從過去到未來的成長軌道;第三:自我認同的反思是連續性的;第四:自我認同從敘事之中得以建構、再建構;第五:自我實現與時間進行對話;第六:自我反思的過程拓展到身體,身體與自我的連接可以產生完整的自我。第七:自我認同的實現是機遇和風險兩者的平衡;第八:自我認同的發展具有內在參照系統,也包含實質性的道德問題,從環境、全球系統、自我身體中,進而誠實面對自我來建構自我。

談到「自我認同」(selfidentity)的問題,我們會提及美國學者艾瑞克遜(E.H.Erikson,1904-1994)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其解釋人類認同八個歷程,並且強調人終其一生都不斷的在「認同」的種種問題。「自我認同」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是一個激勵人類方向的過程。當小孩回應父母的生產繁衍行為,會建立「零散的認同」,這些零碎的認同表現出「覺得自己是什麼」以及文化、環境中期待的人格,這兩者會整合成完整的認同,像是童年到成年的一段過程。認同的過程即是一個人覺得最為活躍、最有生命力之時刻,也是生命種種事件都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

 

另一位符號互動論者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  )的自我發展的概念是針對庫李(Charles H. Cooley, 1864-1929)的鏡中自我理論,米德認為自我(self)的發展並非如此簡單,認為個人自我概念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Mead,1934152-164),米德強調認同是自我(self)與社會交錯互動過程中形成,在邏輯理性的運作下,人可以超越不同語言和種族,去意識到更廣闊的共同體之社會關連,因而意識到自己不僅是地方的群體,也是一個整體的成員。自我認同對米德而言,不是個體自給自足的問題,而是共同體共同的社會角色。我們從時空之中以「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s)來形成自我的態度,而且「人性從頭到腳都是社會的事物」(米德著,胡榮譯,1995225)。他提醒我們,認同過程阻礙重重,但是憑藉符號的修正,使個體可以與環境不斷交流進而修正自我,米德特別重視語言這個符號,因為語言有「反身參照」(self-reference)的特性,可以使人意識到自我與社會的改變,對自己反省並接納外在世界。

由上可知,與艾瑞克遜與米德兩位學者比較,紀登斯也同樣認為自我認同是個人依據其個人經歷所形成的,但他更重視「自我反思」(self-reflexive)重要過程,這也表示自我的能動性是關鍵的角色。

紀登斯的「自我認同」理論一方面從現代性的背景中型塑而來,同樣的,自我認同的力量也影響著現今社會的制度。「生活政治在議事日程上的實質問題,集中在整體的人和個體性的權利上,而這返回來又與這類自我認同的存在維度相聯結。」(趙旭東、方文譯,2002221)他的話正說明了現今全球化、在地化的制度與自我認同密不可分的關係。

 

今日國際市場全球化,人們遷徙頻繁,我們面臨的教育現場中充斥更複雜多樣的教育問題,而基本上「存有問題」(question of being)一直是每個個體都在追問的問題,其中追尋「自我認同」的這個議題在教育中更形重要。新移民教育、原住民教育、性別教育、生命教育、老人教育等這些迫切的議題,歸咎其源不就是大家追問的問題-「我是誰?」、「我往哪裡去?」嗎?當人追尋到此時此刻的歸屬,了解自我意義與能動性,在大環境的混雜流動,才更會有安身立命的所在。

 

參考文獻

胡榮等(譯)(1995)。George Herbert Mead著。心靈、自我與社會。台北市:桂冠出版。

趙旭東、方文(譯);黃瑞祺(審定)(2002)。Anthony Giddens著。現代與自我認同。台北縣: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Giddens, A.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asil Blackwell.

Mead, G. H.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本文已刊登於高雄教育簡訊(200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